陈平作为刘邦旗下的鼎级智囊,确实没有张良的名声大。要说陈平的才,并不比张良差多少,为什么他和张良比起来,给后人的感觉,没有什么存在感呢?
其实答案陈平活着的时候,他已经说过了。他说自己这个人,一生多用阴谋,大概下场不会太好,唯愿别把祸,转移到子孙身上就好了。
那么陈平都用过哪些阴谋诡计呢?
我们说两件典型的事吧。
陈平最早的时候是跟着项羽干的,而且还是项羽集团的骨干,灵魂性的人物。
当初刘邦参加项羽的鸿门宴的时候,这么隆重的饭局,陈平竟然也参加了,而且还是项羽指名让他参加的。
就是在这个宴会上,陈平对刘邦的机智,以及圆滑所触动,他料定以后得天下的人,很可能是这个目前看起来,势力不怎么样的刘邦,项羽没戏.......
陈平没有跟着项羽的心思,到了韩信带领刘邦杀出关中之后,陈平就投靠了刘邦。
像陈平这样项氏集团的高干,刘邦当然双手欢迎了。至少刘邦可以从陈平这里得到项羽那边的一些具体情况。
其实在司马迁的眼中,张良和陈平的地位是一样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张良和陈平都列入了世家,张良是《留侯世家》,陈平是《陈丞相世家》。
他们俩的功劳也不相上下,相对来说,陈平的功劳还要大一些。
张良他们家世代相韩,一开始他是想恢复韩国的,跟随刘邦只是权宜之计,只是后来韩王被项羽杀了,张良才投靠了刘邦。
鸿门宴上,因为和项伯的关系,救了刘邦一命;
刘邦西进灭秦张良献计;
烧栈道也是张良的计策;
向刘邦建议联合英布、彭越;
阻止刘邦分封六国后代;
陈平不及张良名气大,笔者认为有三个原因:
一、张良的人生经历更曲折,更有戏剧性。
张良出生在韩国官宦世家,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担任过五代韩王的国相。
公元前230年,秦国大军攻陷韩国都城新郑,俘虏韩王安,吞并韩国。
国破家亡,张良从豪门公子哥成为浪迹江湖的反秦义士。
出身名门,遭逢巨变,走上复仇之路,如果再加几个貌美如花的女主角、女配角,张良这个人设放在***中是妥妥的男主角。
后面,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张良C位出道。
跪履黄石公,得授太公兵法,留下“孺子可教”的故事,流传千古。
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能脱险,张良发挥重大作用。
汉朝成立后,张良功成身退,被后世推崇。
我是山鬼说,我来作答。
他们二人之间谋略的不同,在我看来,从大的方面来说,张良是战略家,而陈平是战术家;从小处来谈,张良主阳谋,而陈平主阴谋。(不知道题主有没有看过《雪中悍刀行》,私以为张良就是***中的赵长陵,陈平就是***中的李义山,一个主阳谋,一个主阴谋。并且都是主阴谋的活的长久,但世人都认为阳谋更厉害,哈哈,这是题外话了)
张良降宛取蛲,抢先项羽佐刘邦入主关中,灭亡了威震海内的大秦帝国;斗智鸿门宴,张良釜底抽薪借项伯使刘邦终逃脱;刘邦被封汉王,张良明烧栈道,消除项羽猜忌,趁机养精蓄锐,等待时机为东进做铺垫;下邑谋划更是重大战略部署,由于彭城大败,刘邦心灰意冷,正是张良之谋打开了汉与其它盟友共击楚的局面,使得项羽疲于奔命,最终围项羽于垓下;劝都关中,弃洛阳而取关中,张良认为洛阳腹地太小,田地贫瘠,易四面受敌,而关中千里沃野,南有巴蜀,北有草原,三面可守,东控诸侯,终使汉立国400年。
声东击西救刘邦,使范增送义帝离项羽,让刘邦***回故乡省亲,使项羽终遣刘邦回汉中;施反间计使得范增被逼离开项羽受屈而死;解困刘邦于荥阳,陈平施展李代桃僵之计,纪信***扮刘邦诈降,诱惑项羽,刘邦西门突围;计安韩信灭项羽,此计很可能是陈平主谋,张良辅划,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使韩信衷心效命;伪游云梦擒韩信,刘邦装作出游云梦泽,于陈州会见各路诸侯,韩信谒见被抓;白登之围,献***解救刘邦于匈奴围困。当然还有联合周勃诛诸吕。
张良被刘邦赞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且居功不傲,功成身退,受万世赞誉;陈平多出“反间计”及“阴策”,人们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因此也未成为汉初三杰。
这也是世人多推崇张良的原因(强退一波《雪中悍刀行》哈哈)
但就我个人看来,我是比较推崇陈平的,此人盛世乱世皆可成就一番大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本文链接:https://www.boatgz.com/post/44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