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咨询 > 正文

中兴u793

刘禹锡在位皇帝?

刘禹锡的一生从代宗到武宗总共经历了八位皇帝,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在永贞革新后刘禹锡陷入了愤青状态,佛教里有个嗔戒,对违背自己心愿或想法的人或事产生怨恨的情绪。

刘禹锡,公元772年-公元842年, 出身时,安史之乱刚平定七年,已是唐代宗执政时期了 刘禹锡7岁时,公元779年,代宗去世,唐德宗即位 33岁时,公元805年,唐德宗去世,唐顺宗李诵即位,同年,李诵退位当太上皇玩,第二年嗝屁了 还是805年,李诵退位,唐宪宗李纯即位。公元820年元和中兴的唐宪宗死了,他的儿子李恒继位成为唐穆宗,新皇登基就要启用一批新人,宰相裴度想起了刘禹锡推荐他去四川当了名刺史,当时的条件四川比广东要好的多。刘禹锡在四川没有待完四年又要搬家了,为什么呢,因为老皇帝唐穆宗李恒被人刺杀,现在是他长子敬宗李湛的天下。裴度在朝廷斗争中站对了方向,拥立文宗李昂有功,重新进入了政事堂,刘禹锡作为名义上的嫡系当然得拉他一把,从安徽出来去了洛阳。公元842年刘禹锡去世,而这时的皇帝已经变成了唐武宗。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中兴u79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会昌二年(842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锡的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刘禹锡生活年代是唐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及唐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年间

中兴u79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国古代“渤海国”在哪里?是谁建立的?

渤海国名字来源于唐玄宗皇帝时期赐给时任渤海国国王大祚荣的封号“渤海郡王”而来,但在此之前,渤海国已建立了近十五年的时间。

在唐朝建立时,东北亚一带活跃着一支非常强大少数民族-靺鞨,后来分为好几支比较大的部族。其中在今天黑龙江流域附近生活的靺鞨人称为黑水靺鞨,而在今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生活的靺鞨人称为粟末靺鞨。

靺鞨族历史悠久,在北魏时就已经和同是中国东北地区强国的高句丽连年征战。

中兴u79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夫余国衰落后,粟末靺鞨开始南下,而高句丽也在积极北进,他们的目的都是填补夫余国灭亡后的权利真空。因此粟末靺鞨和高句丽瓜分了夫余国故地。这段时期,粟末靺鞨在和高句丽的争雄中渐渐处于不利的地位。

隋末唐初时,与高句丽斗争处于下峰的一部分粟末靺鞨部族因不愿臣服于高句丽,迁到辽西柳城一带,而未迁走的粟末靺鞨居民则被高句丽征服。成为高句丽对外作战的附庸军。

随后太宗高宗两朝不断对高句丽用兵,两边的粟末靺鞨均有参与,在战场上也互相杀伐。随着唐朝对高句丽军事行动的不断胜利,助唐作战的粟末靺鞨获得了大量俘虏,同时也不断受到唐朝赏赐。高句丽快亡国时,粟末靺鞨的实力已经为东北其他少数民族所忌惮。

武则天当政时期,契丹反叛,唐多次派重兵压境,均被契丹击溃。为粟末靺鞨脱离唐朝统治者的控制创造了条件。不久后后突厥崛起,不断入寇唐在东北的边州,契丹和奚也依附于后突厥,给唐朝造成麻烦。此时东北与中原的道路被隔断,粟末靺鞨的首领大祚荣抓住机会,于公元698年立国称王。

公元十世纪,契丹崛起,而此时的渤海国已陷入分崩离析的危机之中,契丹趁机大肆进攻渤海国,不断掠夺渤海国领地。

公元925年冬季,契丹国主耶律阿保机亲征渤海,第二年春季,渤海国都上京龙泉府陷落,渤海国灭亡。

上一篇
华为 vr glass

下一篇
红米k50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