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虽狠,但对建文帝的子嗣,还算手下留情了!
建文四年(1402年),一场靖难之役,让大明王朝最高统治集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明正统建文朱允炆兵败失踪,藩王朱棣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成功夺取允炆一脉的帝系传承,自立为帝,成为大明朝第三位皇帝。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自古新的统治集团打败旧的统治集团,为了独享胜利的果实,占据旧集团的位置,新集团往往就会对旧集团进行无情的打压,或囚禁终生,或流放千里,或满门抄斩。
对于朱棣及其麾下的新统治集团而言,旧的建文统治集团自然是要被清算的,毕竟建文旧臣不除,岂有朱棣新臣的位置呢!那么要清算,作为建文统治集团的领袖,建文朱允炆的子嗣自然就成为首要的打击对象。
建文帝朱允炆失踪前,留有二子,嫡长子朱文奎(南明弘治年间,被弘光帝追复为恭愍太子;隆武时期,被隆武帝追复为和简太子)和嫡次子朱文圭(南明弘治年间,被弘光帝追复为润(原)王,谥号“怀”)。
嫡长子朱文奎,在朱棣进宫前,不知所踪,年七岁。有说他与建文一起死在大火中,也有说他与建文一起从皇宫中的暗道逃出生天,此后隐姓埋名,不为他人所知。
嫡次子朱文圭,朱棣攻进南京时,他才2岁,或许是因为彼时朱文圭尚是不知事的幼儿,又或许是因朱棣对朱允炆有愧,总之对这个小侄子,朱棣是手下留情的。朱棣称帝后,朱文圭就被送往凤阳,将其长期圈禁在广安宫,号为建庶人。
这一圈禁,就是五十五年的时间。
有,就是建文帝次子朱文圭,被关了整整五十多年,重获自由后,竟然牛马不分,很快便去世了,好在,这位可怜的建庶人,凭自己努力仍为懿文太子、建文帝一系留下了血脉。
建文帝朱允炆,懿文太子朱标次子,生母吕氏(大臣吕本之女),朱允炆原本无缘成为皇太孙,因为懿文太子朱标嫡长子朱英雄早早去世(开平王常遇春之女太子妃常氏所生),朱允炆生母吕氏在太子妃常氏去世后晋位为太子妃,使得朱允炆成为事实上的嫡皇长孙。朱元璋原本在确立储君问题上考虑很多,直到他去世前几年,才确立朱允炆为大明王朝的皇位继承人。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十八岁的皇太孙朱允炆迎娶光禄少卿马全之女马氏为太孙妃,建文元年(1399年)被册封为皇后。马氏一共为建文帝生下二子,长子朱文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出生,建文元年被立为太子。次子朱文圭,出生于建文三年(1401年),在他出生的这一年,建文帝因为削藩之事,早已与皇叔燕王朱棣撕破脸皮,南军与燕军也已经厮杀的难分难解。
首先,可以明确坦地告诉你,建文帝太子朱文奎是有后人的,而且他的后裔现在就在湖南永州。至于是那些人,请你慢慢看完这篇文章,到最后,笔者再告诉你。
《明史》关于他的记录:燕兵陷南京,年七岁,不知所终。”不知所终“不是不知道他死在了哪里,而是指不知道他逃到了哪里。
笔者从事建文帝踪迹研究十余年,从一个乡村中学的历史教师成长为中国明史学会会员,那是花费了十足的时间来考证和研究这个问题的。因此,相信这个答案,不会错。
(这是我们在宁远县大屋地、朵山寻找建文帝太子碑的全体人员合影,笔者系前牌右二)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从皇宫出逃,太子等一干人系就在这批出逃的队伍中。要知道,朱棣在三年后宣布登基做了皇帝。但事实上,此时的大明王朝仍然是建文帝的旧臣在管理国家,执行的依然是建文帝的政令。朱棣要想管过全国,换掉建文旧臣,没有个三五年,是行不通的。这不,郑和下西洋就是永乐三年才开始的。
出逃的建文帝,经过三年的流亡生活,最终选择了湖南宁远的大观堡梅木塘建院隐居。他虽是位和尚,而实际上并不住在寺庙里,而是”在家出家“。他的太子朱文奎其实就生活在建文帝身边。不过,也是一个”在家出家“的隐士。
在大观堡西南,就有一座大观堡的子堡,叫默宗太子堡,人们根据山脉风水又称它为龙形头堡,已经荒废二百余年。建文帝的太子朱文奎长大成人之后,就在这里负责无家可归幼童的抚养工作。默宗太子就是建文太子朱文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本文链接:https://www.boatgz.com/post/655.html